昨日,上证指数盘中触及2245点,引发了众人的一片唏嘘,市场评论人士也将此文艺化地描述“这意味着10年来A股市场的涨幅为零,投资者十载春秋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。”
当然,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糟糕,从2001年、2002年两年发行的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情况看,就算是不包括分红部分带来的复合回报收益,单从累积净值来看,如果投资者能坚持10年,最低的回报为2.3倍,最高的回报3.8倍。
我不是想以此说明我们这些机构投资者有多么出色,而是想建议大家,与其把精力放在痛苦和发泄不满上,还不如认真思考一下未来的机会在哪儿,学习机构投资者的思考轨迹,力争把过去的损失弥补回来。
最近还有报道说中石油高管人均年收入达百万,引发大家的不满。其实这不满的背后是针对垄断企业坐享其成的高额利润。如果大家不简单的从不满和发泄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,就会发现这种类型的企业其实是价值投资最好的标的。首先,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行业,行业的稳定性毋庸置疑;其次这类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地位,而且很难被打破;最后,这类企业高管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情况不产生关键性影响。
这类标的当然值得我们长期持有,只是不要买得太贵了。这个逻辑大家在中石油48元的时候听得进去,在9元的时候却很难听进去,关键的原因还是中国投机的机会太多了,大家喜欢挣快钱,如果这个股票一个月内不涨或是还会再跌一点,大家就不愿意拿了。大家会说,黄金一个月涨了多少,艺术品涨了多少……
我特别声明,这里不是推荐股票,而是想举一个例子,说明投资上简单而朴素的原则:一是,不要被悔恨、愤怒或是得意等情绪左右,盲了眼睛,应该时刻把精力放在挖掘下一个投资机会上;二是,在价格便宜的时候买入好东西,而不是在买者如云的时候买入贵东西。
评论